抵押资产用于担保是否合法?
我有一些资产已经做了抵押,现在有人找我做担保,我想用这些抵押资产去担保,不知道这样做合不合法,也不清楚会有什么后果,希望了解下法律上对这种情况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在法律层面,抵押资产用于担保是否合法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要了解抵押和担保的概念。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而担保是指法律为确保特定的债权人实现债权,以债务人或第三人的信用或者特定财产来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这意味着,抵押人在抵押期间并非完全不能对抵押财产进行处置。对于用抵押资产再次进行担保,如果抵押权人(即原债权人)同意抵押人用抵押资产进行再担保,那么这种行为通常是合法有效的。因为抵押权人同意后,意味着其对自身权利进行了一种处分,认可了可能存在的后续担保情况。 然而,如果未经抵押权人同意,抵押人擅自用抵押资产进行再担保,这可能会损害抵押权人的利益。虽然在这种情况下,再担保行为并非当然无效,但抵押权人有权要求抵押人采取措施保障其抵押权不受侵害,比如要求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供其他担保等。并且,如果后续因为抵押人用抵押资产再担保导致抵押权人的债权实现受到影响,抵押人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此外,不同类型的抵押资产,在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上可能还存在一些细微差别。比如,对于不动产抵押,一般需要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和效力会对抵押和再担保产生影响。对于动产抵押,其公示方式和效力也有相应规定。所以,在考虑用抵押资产进行担保时,一定要谨慎,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