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新证据的最新解释是什么?
我有个官司一审败诉了,准备二审。听说二审有新证据规则,不太清楚新证据到底怎么界定。比如我在一审后才发现的一些文件,算不算新证据呢?想了解二审新证据的最新规定和判断标准。
展开


二审新证据指的是在第二审程序中向法院提交的新的证据。在法律实践里,这对于二审的结果走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19修正) 第四十一条,对于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这里的“新发现”,通常包括之前客观上没有出现、之前虽然出现但在通常情况下当事人无法知道其已经出现这两种情况。 举例来说,如果在一审庭审结束之后,一份关键的合同文件才因为第三方的原因浮出水面,此前当事人确实不知道这份文件的存在,那么这份合同文件就极有可能被认定为二审新证据。而要是当事人在一审的时候就知晓某些证据存在,却由于自身的疏忽大意没有及时提交,这种情况下一般就不能认定为二审新证据。 法院在判断是否属于二审新证据时,会综合考虑证据形成的时间、当事人未能在一审提供该证据是否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等因素。如果当事人一方要求提交新证据,另一方对其是否为新证据有异议的,双方可以就证据是否属于新证据进行质证。总之,二审新证据的认定需要结合具体案件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