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地合同在什么情况下不成立?现在买房子要交多少税?


首先来说租地合同不成立的情况。合同不成立意味着这份合同从一开始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以下几种情况会导致租地合同不成立: 一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合同无效。《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比如土地用途违反了法律规定,像将农用地未经合法审批用于非农建设,这样的租地合同就不成立。 二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简单说就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比如严重精神病人等,他们签的租地合同是无效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署的属于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合同,未经法定代理人的追认也无效,比如未成年人签的超出其认知和能力的租地合同。 三是恶意串通侵犯他人权益的合同。就是签合同的双方为了不正当目的,一起损害别人利益,这样的合同不成立。 四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合同。比如表面是正常租地合同,但实际是为了非法开采地下资源等非法目的,合同也是无效的。 接下来讲讲买房要交的税: 1. 契税: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 2. 印花税:一般是购房款的0.05%,不过现在很多地方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 3. 维修基金:一般按照购房款的2%-3%来收取,主要用于房屋保修期满后公共部位、共用设备设施的维修更新。 相关概念: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恶意串通:当事人为实现某种目的,串通一气,共同实施订合同的民事行为,造成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损害的违法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