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不准许鉴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在一个案件里申请了鉴定,但法院不准许。我不太明白为啥,想知道法院不准许鉴定是依据啥法律规定的,这样我心里也能有个底,清楚到底是咋回事,所以来问问。
展开 view-more
  • #鉴定不准许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程序中,鉴定是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手段,但并非所有的鉴定申请都会被准许。不准许鉴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法律依据和情形。 首先,从关联性角度来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认为待证事实需要通过鉴定意见证明的,应当向当事人释明,并指定提出鉴定申请的期间。如果当事人申请鉴定的事项与待证事实无关联,或者对证明待证事实无意义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这就是说,鉴定的内容必须对案件的关键事实有证明作用,如果申请鉴定的事情和案件要解决的问题没什么关系,那法院就不会同意鉴定。比如说,在一个合同纠纷案件中,当事人申请对合同签订地点的空气质量进行鉴定,这明显和合同纠纷的关键事实,如合同是否有效、是否履行等没有关联,法院就会不准许。 其次,从必要性角度考虑。当通过其他证据已经能够充分证明待证事实时,鉴定就不是必要的。例如,在一些案件中,有多个无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清晰的书证等,这些证据足以认定事实,此时再申请鉴定就可能不被准许。而且,如果鉴定的事项属于常识性问题,不需要专业鉴定就能判断,法院也可能不准许。比如,一些简单的物品损坏情况,通过肉眼观察和一般生活经验就能判断,就没必要进行专门鉴定。 最后,从程序合法性方面来说。如果当事人申请鉴定超过了规定的期限,又没有正当理由,法院可以不准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一条规定,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间内提出,并预交鉴定费用。逾期不提出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的,视为放弃申请。此外,如果鉴定的机构或人员不具备相应的资质,或者鉴定的程序严重违法,法院也不会准许基于这样的鉴定申请。总之,不准许鉴定是为了保证诉讼程序的公正、高效,避免不必要的鉴定给司法资源造成浪费。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