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受益谁负责原则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儿,感觉涉及到谁受益谁负责这个情况。比如有人用了我的东西获得了利益,但出问题后却不想负责。我想知道在法律上,‘谁受益谁负责’这个原则到底有没有依据,依据是哪些法律条文呢?
展开


“谁受益谁负责”原则并非严格意义上有特定条文表述的法律术语,但它体现了一种公平合理的法律理念,在多部法律中都有相关体现。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有诸多条款反映了这一原则。比如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条规定,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这其实就蕴含着谁受益谁适当分担责任的思想。当双方都无过错时,如果一方因某行为受益,那么在公平的基础上,受益方需要对受损方给予一定的补偿。 还有关于无因管理的规定,《民法典》第九百七十九条规定,管理人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他人事务的,可以请求受益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管理人因管理事务受到损失的,可以请求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这清晰地表明,受益人需要对管理人在管理事务过程中的费用支出和损失进行负责。 在侵权责任编中也有体现。例如,因防止、制止他人民事权益被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责任,被侵权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这也体现了谁受益谁负责的公平理念,当受益人因他人的保护行为受益,在特定情况下就需要对保护人进行补偿。 总之,‘谁受益谁负责’原则在民法典等法律的诸多条款中都能找到其影子,是保障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