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法典规定的法人解散情形有哪些?

我是一家公司的小股东,最近公司经营状况不太好,感觉有解散的趋势。我想了解下按照民法典的规定,法人在哪些情况下会解散呢?这对我的权益影响很大,所以想弄清楚具体的情形。
展开 view-more
  • #法人解散
  • #民法典
  • #权力机构
  • #合并分立
  • #吊销执照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法人解散指的是法人资格的消灭过程开始,意味着法人不能再像往常一样开展正常的经营等活动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人解散: 首先是法人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或者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这就好比一场游戏,游戏规则里设定了时间,时间到了游戏就结束;或者规则里规定了其他结束游戏的条件,当这些条件满足时,游戏也会结束。对于法人来说,法人章程就相当于这个游戏规则,如果章程规定公司运营20年就解散,那么20年期限一到,法人就面临解散。 其次是法人的权力机构决议解散。法人的权力机构一般是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等,他们就像是法人的“大脑”,能做出重要决策。当权力机构经过合法的程序,比如召开会议,股东们按照一定的表决规则通过了解散法人的决议,那么法人就会进入解散程序。例如,公司股东们觉得当前的市场环境不好,继续经营可能会亏损更多,于是在股东大会上通过了解散公司的决议。 第三,因法人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法人合并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分立也有存续分立和新设分立等方式。在这些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原有的法人不再存在。比如A公司吸收合并了B公司,那么B公司就会解散;或者C公司分立成了D公司和E公司,C公司也会解散。 第四,法人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登记证书,被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这通常是因为法人违反了法律法规,相关行政机关对其进行了处罚。比如一家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被市场监管部门吊销了营业执照,那这家企业这个法人就不得不解散。 最后,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这是一个兜底条款,因为现实生活很复杂,可能会出现一些法律没有明确列举但也需要法人解散的情况,当出现这些情况时,就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来处理法人解散事宜。总之,法人解散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来进行,以保障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