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错判定原则是什么?
我去医院看病,感觉医生的治疗方式有问题,怀疑存在医疗过错。但我不知道怎么判断医生是不是有过错,想了解一下医疗过错判定原则是什么,好确定自己的情况是不是属于医疗过错。
展开


医疗过错判定原则是在医疗纠纷中确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是否存在过错的重要准则。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原则和依据。 首先是医疗水准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行为时,应达到同行业的一般水平。通俗来讲,就是医生要按照大家普遍认可的医疗方法和标准来治疗病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意味着,如果医生没有达到当时的医疗水准,给患者造成了损害,就可能被判定存在过错。 其次是注意义务原则。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负有高度的注意义务,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和诊断,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这里的注意义务包括对患者的病情了解、告知义务以及避免损害发生的义务等。例如,医生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等信息,并且要将治疗方案、风险等情况如实告知患者。如果医生没有尽到这些注意义务,导致患者受到损害,也会被认定有过错。 再者是因果关系原则。判定医疗过错不仅要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是否有过错行为,还要看该过错行为与患者的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患者的损害结果必须是由医生的过错行为直接导致的。如果虽然医生有一定的过错,但患者的损害结果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那么医生可能就不需要承担全部责任。《民法典》中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也强调了因果关系在判定责任中的重要性。 最后是合法合规原则。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诊疗规范和操作规程。比如,医生在进行手术时,要严格按照手术的规范流程进行操作。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定,就可能构成医疗过错。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