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证人必须出庭作证吗?
我最近卷入了一场民事诉讼,对方有证人,但证人不愿意出庭,只提供了书面证言。我就想知道,在民事诉讼里,证人是不是必须得出庭作证啊?书面证言有没有效力呢?
展开


在民事诉讼中,证人并非必须出庭作证。 从法律规定来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二)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三)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四)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这意味着,在正常情况下,如果法院通知证人出庭,证人原则上是要出庭的,但如果存在上述法定的特殊情况,并且经过法院许可,证人可以不出庭,而采用书面证言等其他方式作证。 证人出庭作证是为了保证证言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让法官和当事人能够直接询问证人,观察证人的言行举止,从而更准确地判断证言的可信度。而书面证言虽然也具有一定的证据效力,但相较于证人出庭作证,其证明力可能会相对较弱。因为书面证言无法接受当事人和法官的当庭询问和质证,对于其中存在的疑问可能无法及时澄清。所以,证人出庭作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更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的,但并非绝对必须的,只要符合法定情形,其他作证方式也是被允许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