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法律新规是什么?
我之前对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有些了解,但听说最近有了新规定。我想知道这些新规具体有哪些变化,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需要正当防卫的情况,新规会怎么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判断呢?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当这种行为给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时,属于正当防卫,不用承担刑事责任。 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新规,主要体现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里。这个指导意见对正当防卫的认定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化。比如,新规明确了不法侵害既包括侵犯生命、健康权利的行为,也包括侵犯人身自由、公私财产等权利的行为;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违法行为。也就是说,只要是面临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不管是犯罪行为还是一般的违法行为,都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在判断防卫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时,新规要求综合考量不法侵害的性质、手段、强度、危害程度和防卫的时机、手段、强度、损害后果等情节,考虑双方力量对比,立足防卫人防卫时所处情境,结合社会公众的一般认知作出判断。这意味着不能简单地以结果来判断防卫是否过当,而是要全面地看整个防卫的过程。 对于特殊正当防卫,新规也进行了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行凶”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认定标准,让大家在面对这些严重暴力犯罪时,能够更勇敢地进行正当防卫。 总的来说,正当防卫的法律新规更加注重保护防卫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同时也要求在认定正当防卫时更加客观、全面。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