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改生产日期会怎样处罚?
我在一家小超市工作,发现老板会篡改一些快过期食品的生产日期。我想知道这种行为在法律上会受到怎样的处罚,想了解一下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后果,心里有个底。
展开


篡改生产日期这种行为通常涉及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下面来详细说说可能面临的处罚。 首先,从法律概念上解释,篡改生产日期是一种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它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让消费者无法准确了解食品等商品的真实情况,从而可能会食用到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如果篡改生产日期的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