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名称不合规会如何处罚?
我经营着一家小食品店,最近被顾客反映部分食品名称可能存在不合规的情况。我很担心会受到处罚,但不太清楚具体的处罚标准。想了解一下,在我国法律中,对于食品名称不合规是如何进行处罚的呢?
展开


食品名称不合规的问题,在我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来进行管理和处罚。下面我们结合具体法律条文详细说说。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食品行业监管的重要法律依据。该法对食品的标签、说明书等内容有严格要求。食品名称作为标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如果食品名称不合规,可能会被认定为标签存在瑕疵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若只是一般的标签瑕疵,不会对食品安全产生实质影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下罚款。例如,食品名称存在错别字、标点使用错误等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情况,就属于这种一般瑕疵。然而,如果食品名称不合规严重到影响食品安全,或者对消费者造成了误导,处罚就会更加严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比如,食品名称故意夸大功效、虚假标注成分等情况,就可能适用该条规定进行处罚。所以,商家一定要重视食品名称的合规性,严格按照法律要求标注,避免因不合规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