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期限内辞职是否需要支付违约金?
我签了劳动合同,现在因为一些个人发展原因想在合同期限内辞职,但是公司要求我支付违约金,我不太清楚这种要求是否合理。我想具体了解下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辞职,什么情况下需要支付违约金,什么情况下不需要。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辞职,通常情况下不需要支付违约金,但存在特定情形时则需要支付。
首先,解释一下相关概念。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时应向另一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在劳动合同领域,法律对违约金的约定进行了严格限制。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需要支付违约金的情形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如果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就需要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且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同时,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例如,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了价值5万元的专业技术培训,约定服务期为5年,每年分摊1万元培训费用。若劳动者在服务期履行了2年后辞职,那么尚未履行的服务期为3年,此时劳动者应支付的违约金最多不超过3万元。
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劳动者违反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比如,劳动者掌握了公司的核心技术秘密,却在离职后将其泄露给竞争对手,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支付违约金。
除了上述两种法定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也就是说,如果劳动者辞职并非违反服务期约定或竞业限制等法定情形,用人单位要求支付违约金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