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了哪些限制性规定?
我想知道自己作为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有啥限制。比如言论自由这些权利,是不是能随便用。我怕一不小心就违法了,所以想了解下宪法里对公民行使权利到底有哪些具体的限制规定,心里有个底。
展开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在赋予公民广泛权利的同时,也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了限制性规定,以确保公民权利的行使不会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以及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是一个总的原则性规定,它表明公民的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例如,公民有言论自由,但不能利用言论自由去侮辱、诽谤他人,也不能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的言论。如果有人在网络上恶意编造虚假信息并传播,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那么就违反了这一规定。 其次,对于公民的政治权利,宪法也有相应限制。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重要的政治权利,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比如,因严重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剥夺政治权利期间就不能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为了维护选举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保障政治权利的正确行使。 再者,公民在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时,也受到一定限制。宪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这是为了确保宗教活动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另外,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还需要遵守法定程序。比如,公民有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在行使这些权利时,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否则也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