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产生纠纷该怎么办?
在农村遇到了宅基地方面的纠纷,心里特别烦闷。不清楚该通过什么途径去解决,是找村里还是直接找政府部门呢?也担心处理不好会让矛盾越来越大,想知道具体有哪些有效的解决办法,怎样才能维护好自己在宅基地上的权益 。
展开


如果农村宅基地产生纠纷,有多种解决办法。 首先是协商解决。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这就好比两家有矛盾了,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聊聊,说说各自的想法和诉求,看看能不能达成一致,这种方式简单直接,还能维护邻里关系。比如两家因为宅基地边界有争议,通过友好协商,重新确定边界,这就是成功的协商解决。 其次可以请求调解。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调解解决。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比较了解当地情况,他们会以中立的立场,依据法律和情理进行调解。就像村里有人因为宅基地建房高度影响邻居采光产生纠纷,村委会就可以介入,从中协调,促使双方找到一个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如果协商、调解不成,还能通过仲裁和诉讼途径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处理决定、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这里要注意,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而且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例如,一方对政府关于宅基地权属的处理决定不满意,在规定时间内就可以向法院起诉来维护自己权益。 另外,在处理纠纷过程中,还需要明确一些规则。比如经过统一规划的宅基地,应以规划确定的使用权为准;共同使用的宅基地,未经其他共同使用人同意,一方盖房,若其他公用人明知未提意见且不妨碍他人和公共利益,可允许继续使用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