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水7000元,手中实际能拿到多少?


一般来说,综合工资7000元,到手金额会少于7000元,因为需要扣除一些项目。首先是五险一金的个人部分。常见的扣除比例是养老保险个人部分8%,医疗保险个人部分2%,住房公积金12% ,这三项合计扣除22% ,7000元工资扣除金额为7000×22% = 1540元,扣除后剩余5460元。 接着还要扣缴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先计算每月应缴纳个税的所得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 税前收入 - 五千元(起征点) - 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 - 专项附加扣除 -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再计算缴纳个税的数额,缴税 =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 速算扣除数。在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等其他扣除项目的情况下,7000元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后应纳税所得额为5460 - 5000 = 460元,对照税率表,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百分之三,速算扣除数为0,那么应纳税额为460×3% = 13.8元(这里计算结果与之前提到的23元略有差异是因为计算精度问题),实际到手金额约为5460 - 13.8 = 5446.2元。 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工资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只是常见情况,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可能在五险一金扣除比例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且,如果有专项附加扣除(比如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会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进一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增加到手工资。 相关概念: 超额累进税率:就是把征税对象按数额的大小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等级规定一个税率,税率依次提高,但每一纳税人的征税对象则依所属等级同时适用几个税率分别计算,将计算结果相加后得出应纳税款。 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纳税人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申报扣除,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