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取得票据权利的情形有哪些?
我在商业交易中收到了一张票据,不清楚自己是否属于善意取得票据权利。我是正常交易获得的,也支付了相应对价,但不太了解法律上对善意取得票据权利是怎么规定的,想知道具体有哪些情形符合善意取得票据权利,这样我心里能踏实些。
展开


善意取得票据权利,通俗来讲,就是持票人虽然不是通过正常的票据流转途径取得票据,但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法律认可其享有票据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相关规定以及票据法理论,善意取得票据权利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首先,持票人必须是从无处分权人手中取得票据。这里的无处分权人,指的是没有权利对票据进行转让等处分行为的人。比如,甲偷了乙的票据,然后转让给丙,甲就是无处分权人。 其次,取得票据时要具有善意。所谓善意,就是持票人在取得票据时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转让人是无处分权人。如果持票人明知转让人无权处分票据还接受,那就不能构成善意取得。比如,丙知道甲的票据是偷来的,还接受转让,就不符合善意条件。 再者,要以合理的对价取得票据。合理对价就是持票人取得票据时支付了与票据价值相当的代价。例如,丙支付了和票据面额相符的现金给甲,就满足了合理对价的要求。如果是通过赠与等无偿方式取得票据,通常不能构成善意取得。 最后,取得的票据要符合法定形式要件。票据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必要记载事项,比如表明“汇票”“本票”“支票”的字样,无条件支付的委托或承诺,确定的金额等。只有这些事项都完整且符合规定,票据才是有效的,持票人才能通过善意取得享有票据权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