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犯罪构成的三阶层与四要件是什么?

我一直对法律里犯罪构成这一块很感兴趣,但搞不太懂犯罪构成的三阶层和四要件到底是什么。我想知道它们分别包含哪些内容,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是怎么应用的呢?
展开 view-more
  • #犯罪构成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刑法理论中存在三阶层和四要件两种犯罪构成理论体系。 三阶层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构成要件该当性,简单来说就是行为人的行为符合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个具体犯罪的特征。比如,刑法规定了盗窃罪,当一个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时,他的行为就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是指行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通常情况下,符合构成要件该当性的行为就具有违法性,但存在一些违法阻却事由,像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情况。如果行为属于这些违法阻却事由,那么就不具有违法性。有责性则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负有责任,要考虑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能力、主观故意或过失等因素。只有当行为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并且是故意或过失实施了犯罪行为时,才具有有责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了故意犯罪,第十五条规定了过失犯罪,这就是对有责性中主观方面的体现。 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包含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就是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或单位。比如,一个年满十六周岁且精神正常的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他就可能成为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过失则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例如,抢劫罪不仅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客观表现,包括犯罪行为、犯罪结果以及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我国刑法分则的条文对各种犯罪的四要件都有明确的规定。 在司法实践中,三阶层理论更注重逻辑推理和判断,它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判断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有助于更精确地认定犯罪和保障人权。四要件理论则更注重对犯罪行为的整体把握,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应用。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四要件理论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三阶层理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研究。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