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罪化处理的方式有哪些?
我被卷入了一起纠纷,现在案件还在调查中。我自认为自己没有犯罪,但不太清楚在法律程序里有哪些情况可以让我得到无罪化处理。想了解一下在咱们国家法律规定中,无罪化处理都有哪些具体的方式和情形。
展开


无罪化处理指的是在法律程序中,认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没有犯罪行为,从而不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处理方式。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无罪化处理情形: 首先是侦查阶段的撤销案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存在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等情形时,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在侦查过程中,如果公安机关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就会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例如,甲被怀疑盗窃,但经侦查发现,所谓被盗财物只是一场误会,财物实际是被他人错拿,这种情况下,公安机关就会撤销对甲的盗窃案件。 其次是审查起诉阶段的不起诉。这又分为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法定不起诉同样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人民检察院对于符合该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酌定不起诉是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证据不足不起诉则是指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比如乙涉嫌诈骗案,检察院在审查时发现证据不足以证明乙实施了诈骗行为,就会作出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决定。 最后是审判阶段的宣告无罪。法院经过审理,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当法院认定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时,会作出无罪判决。例如丙被指控故意伤害,但在法庭上有充分证据证明丙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法院就会宣告丙无罪。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