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专利侵权行为分为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两类。 直接侵权行为,简单来说,就是直接由行为人实施的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首先,制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属于侵权。这意味着如果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私自制造人家拥有专利的产品,不管是发明创造、实用的新型产品,还是具有独特外观设计的产品,都不行。 其次,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也在侵权范围内。比如人家有个新型的工具专利,你没得到授权就拿去用,这就是侵权。 再者,许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也构成侵权。通俗讲,就是你对外宣称要卖某种专利产品,哪怕还没实际卖出去,也可能侵权。 还有,销售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同样是侵权。这就是我们平常理解的卖未经授权的专利产品。 另外,进口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也属于侵权。 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也不行。比如人家有独特的生产工艺专利,你用了这个工艺还销售通过该工艺生产的产品,这就是侵权。 最后,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更是明显的侵权,就是假装自己的产品是别人有专利的产品。 间接侵权行为相对复杂些。比如行为人销售专利产品的零部件、专门用于实施专利产品的模具或者用于实施专利方法的机械设备。还有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授权或者委托,擅自转让其专利技术的行为等。 相关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相关概念: 专利侵权行为:在专利权有效期限内,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又无法律依据,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 直接侵权行为:直接由行为人实施的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 间接侵权行为:通过销售相关零部件、擅自转让专利技术等间接方式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