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证继承存在哪些弊端?
我家里涉及到房产继承的事情,听说继承有公证继承和非公证继承两种方式。我不太想走公证继承,觉得麻烦,想选择非公证继承,但又担心会有什么问题。所以想了解下,非公证继承到底有什么弊端呢?
展开


非公证继承是指在不经过公证机构对继承事项进行证明的情况下,按照法律规定来办理遗产继承的方式。它存在着一些弊端,以下为您详细阐述。 首先是时间成本方面。非公证继承往往涉及到复杂的程序。比如,需要所有继承人共同前往不动产登记机构,提供一系列的证明材料,以证明自己的继承权。这些材料可能包括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如果继承人之间对遗产的分配存在争议,就需要通过诉讼来解决。而诉讼程序通常较为漫长,从立案到判决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这无疑会耗费当事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是风险问题。由于没有公证机构的专业审查,非公证继承可能存在继承人资格认定不准确的情况。例如,可能存在遗漏继承人的现象,一些隐藏的法定继承人由于各种原因未被发现,后续可能会引发新的继承纠纷。同时,对于遗产范围的界定也可能存在不清晰的问题,容易导致部分遗产未被合理继承或者被错误分配。此外,非公证继承中所提供的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也较难保证,一旦出现虚假材料,可能会导致继承行为无效,损害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再者是证明难度大。在非公证继承中,继承人需要自行收集和提供各种证明材料来证明自己的继承权和遗产情况。亲属关系证明可能需要到多个部门开具,如公安机关、社区等,过程繁琐。而且对于一些年代久远的继承事项,证明材料可能难以获取,增加了继承的难度。相比之下,公证机构在办理公证继承时,会利用自身的专业资源和渠道,帮助继承人更高效地收集和核实证明材料。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