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证上显示住宅用地50年是什么意思?
最近在看房子,发现有的土地使用证上写着住宅用地50年,不太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想知道这50年意味着什么,对房子后续的买卖、居住等方面有没有影响,和常见的70年住宅用地有啥区别,希望能详细了解下。
展开


土地使用证上显示住宅用地50年,意思是该住宅所在土地的使用权限时长为50年。 土地使用权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依法或依约定,对国有土地或集体土地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有限处分的权利。一般来说,土地使用权的获得方式有划拨和出让这两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一)居住用地70年;(二)工业用地50年;(三)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四)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五)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正常情况下住宅用地使用年限是70年,出现50年的情况,这块土地可能实际性质并非普通住宅用地,有可能是工业用地、教育科技文化等用地,或者是综合用地 。 50年的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后,依据《民法典》第三百五十九条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虽然自动续期,但可能需补缴一定的土地出让金等费用来继续使用土地。 这种50年住宅用地与常见70年住宅用地相比,在土地性质上有区别;价格方面,通常50年产权房子因土地成本等因素,价格会相对低一些;落户政策上,有的50年产权房子可能无法办理落户;生活成本上,水、电等费用有的会按照商业标准收取,相对较高。同时,购买50年产权房子存在一定风险,比如可能拿不到大产权证,贷款方面也可能存在限制等 。 相关概念: 土地使用权:单位或者个人依法或依约定,对国有土地或集体土地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有限处分的权利。 土地出让金:是指各级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按规定向受让人收取的土地出让的全部价款(指土地出让的交易总额)。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