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程度叫肇事逃逸?
我前几天开车和另一辆车有点小刮擦,当时因为有事就直接走了。后来心里一直犯嘀咕,不知道我这种情况算不算肇事逃逸。我想了解下,在法律上,达到什么程度才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呢?
展开


肇事逃逸,简单来说,就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出于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而逃跑的行为。以下几种常见情形通常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 首先,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直接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比如张三在撞车后,明知道自己撞了别人的车,却一脚油门直接开走,这就属于典型的逃逸行为。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其次,当事人自认无责任驾车离开。有些司机觉得事故不是自己的错,就自行驾车离开现场,但实际上是否有责任需要由交警来认定。如果擅自离开,也可能被认定为逃逸。比如李四和王五发生碰撞,李四觉得是王五的问题,便直接开车走了,最后经交警认定李四也有一定责任,那李四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肇事逃逸。 再者,有酒驾、无证驾驶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比如赵六酒后撞车,他先报了案,但因为害怕酒驾被查,就先弃车离开,等过了一段时间觉得酒劲过了又返回现场,这种情况也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 另外,虽然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或者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信息后离开事故现场的,同样属于肇事逃逸。比如孙七把伤者送到医院,没跟任何人说就悄悄走了,或者留下假的联系方式后离开,这些都不符合正常处理事故的程序,会被认定为逃逸。 总之,判断是否构成肇事逃逸,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以及是否实施了逃离现场等逃避行为。一旦被认定为肇事逃逸,行为人将面临更严厉的法律制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