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年报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是什么?


所得税年报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是企业在进行年度所得税申报时需要填写的一张重要表格,它主要用于反映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职工薪酬的实际支出情况以及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的相关信息。 从概念上来说,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等。短期薪酬又涵盖了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 在税法上,对于职工薪酬的扣除是有规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这里的“合理”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同时,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也准予扣除。而对于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则有一定的扣除比例限制。例如,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这张明细表的作用在于,通过详细填写企业职工薪酬的各项支出情况,税务机关可以清晰地了解企业是否按照税法规定正确扣除了相关费用。如果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薪酬支出超过了税法规定的扣除标准,就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补缴企业所得税。反之,如果企业实际支出未达到扣除标准,按实际发生额扣除即可。 在填写该明细表时,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会计核算记录,准确填写“账载金额”“实际发生额”“税收金额”等项目。“账载金额”是指企业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在账簿中记录的职工薪酬金额;“实际发生额”是指企业实际支付给职工的薪酬金额;“税收金额”则是指按照税法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的金额。通过对比这些金额,计算出纳税调整的金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