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哪些不属于民法的渊源?

我在学习民法知识,对民法的渊源这块有点迷糊。做练习题的时候遇到判断不属于民法渊源的题目老是选错,想搞清楚到底哪些不属于民法的渊源,能给详细说说不?
展开 view-more
  • #民法渊源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民法的渊源,通俗来讲,就是民法的表现形式,也就是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找到具有法律效力的民法规范。要明确哪些不属于民法的渊源,首先得知道民法的渊源有哪些。 在我国,民法的渊源主要包括制定法和习惯。制定法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最核心的民法渊源,它是我国民事法律的集大成者,全面系统地规定了民事法律关系的各种规则。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民事单行法律,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在民法典施行前是单独的法律,现在相关内容被整合进民法典合同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现整合进民法典物权编)等。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中有关民事的规范,也是民法的渊源,因为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依据,其中涉及民事关系的部分对民事活动也具有约束力。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中有关民事的规定,在其相应的地域范围内也属于民法渊源,它们结合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对特定地区的民事活动进行规范。习惯也是民法的渊源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这表明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符合公序良俗的习惯可以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依据。 那么,不属于民法渊源的有很多。比如,法学专家的个人观点和学术著作,虽然它们对民法的研究和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它们本身并不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不能作为处理具体民事案件的依据。一些没有上升为法律规定的道德规范,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等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与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民法规范不同,所以也不属于民法渊源。还有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它主要是用于规范企业内部的管理和员工的行为,其效力范围仅限于企业内部,不具有普遍的民事法律效力,同样不属于民法的渊源。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