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强拆后被拆迁人该怎么做?一般怎样确认强拆是合法的?


合法强拆后,被拆迁人可以参考以下做法: 首先要确认强拆行为是否确实合法。这一步很关键,如果连强拆是否合法都不确定,后续的行动可能就没有方向。若已确定合法,接下来可以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商,了解强拆的原因是什么,依据的是什么规定,以及后续还有哪些处理措施等。同时,被拆迁人要对被拆除的房屋及财产损失进行详细清点和记录,保留好相关证据,比如拍摄清晰的照片、录制完整的视频等,这些证据在后续可能会用到。 之后,被拆迁人还可依据法律规定,向作出强拆决定的上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对强拆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并主张相应的赔偿权益。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准备好证据,清晰地阐述自己的主张和理由。若经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认定强拆行为违法,被拆迁人就可以依据判决结果要求相关部门承担赔偿责任,像房屋价值损失、屋内物品损失、搬迁费用等都在赔偿范围内。而且,要密切关注案件进展,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以此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关于确认强拆是否合法,有多个要点需要关注: 一是查看是否具有房屋征收补偿决定。在房屋的征收过程中,如果征收主体没有向被征收方作出或送达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或者征收补偿明显不合理、不合法,那么政府是不能实施拆除的。 二是看申请强制执行的主体是否适格。只有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才具有申请法院强拆的资格,其他的机关单位都没有申请法院强制拆除的资格。 三是了解被征收方有没有在规定期限内不搬迁、不复议、不诉讼。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相关规定,在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搬迁期间内被征收人不搬迁,并在决定到达被征收方之日起的60天内没有提起行政复议,或者6个月内不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下,政府才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拆除房屋。 四是确认强制拆除的期限是否在有效期内。强制执行的申请时间应当自被拆迁方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逾期申请的,除有正当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五是核实被征收人是否拿到合法合理补偿。要始终牢记“先补偿、后搬迁”原则,在征收过程中应当保证被征收方获得合法、合理的补偿,比如安置房置换或足额的货币补偿,不能让老百姓越拆越穷,政府在对方生活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不得强制拆除房屋。上述五点,只要有一点不满足,强拆就很有可能是违法的。 相关概念: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