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医疗事故该怎么办?
之前去医院看病,结果治疗后病情没好反而更严重了,我本以为是医疗事故,但经过鉴定却不是。我现在很迷茫,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是只能自认倒霉,还是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呢?
展开


当遇到经认定不是医疗事故的情况时,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处理。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医疗事故。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也就是说,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就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 即便不是医疗事故,也不意味着患者就没有其他的权利和途径。如果认为医疗机构存在过错,可以从医疗过错侵权的角度来考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所以,患者可以收集相关证据,证明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行为,如违反告知义务、诊疗操作不规范等,从而要求医疗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收集证据时,病历资料是关键,包括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检查报告等,这些可以证明患者的病情、治疗过程以及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同时,还可以收集证人证言、医疗费用票据等。 如果与医疗机构协商不成,患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需要通过专业的医疗鉴定机构对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患者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等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将作为法院判决的重要依据。 此外,还可以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进行投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对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进行调查和监督,如果发现医疗机构存在违规行为,会依法进行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