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医疗保障体系是一个国家为保障公民健康、提供医疗服务和承担医疗费用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机制的总和。它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从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基本医疗保险,这是医疗保障体系的基础,具有广泛的覆盖性。它又分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主要面向城镇就业人员,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保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则覆盖了城镇非就业居民、农村居民等群体,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其次是补充医疗保险。它是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为了满足参保人员更高层次的医疗需求而设立的。比如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为职工建立的补充医疗保险,费用可以从职工福利费中列支。还有商业健康保险,这是由保险公司经营的,营利性的医疗保障。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济状况,自愿购买商业医疗保险,以获得更全面的医疗保障。 再者是医疗救助。这是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和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资,对城乡贫困人口中因病而无经济能力进行治疗的人实施专项帮助和支持的制度。依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医疗救助采取对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负费用,给予补助等方式。 此外,还有大病保险。大病保险是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它主要是为了避免参保人员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有效减轻大病患者的医疗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