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犯与累犯有什么区别?


惯犯和累犯虽然都涉及多次犯罪,但在法律上有着明显区别。 首先,从定义上来说,惯犯是指以某种犯罪为常业,或者以犯罪所得为主要生活来源或挥霍来源,或者犯罪已成习性,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多次实施同种犯罪行为的人。比如长期以盗窃为生,隔三岔五就实施盗窃的人。而累犯是指因犯罪被判处一定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像因抢劫罪被判刑,刑满释放后在规定时间内又犯其他罪的情况。 其次,构成条件不同。累犯必须是受过一定刑罚处罚,并且刑罚已经执行完毕或者被赦免以后的犯罪分子才能构成;而惯犯的构成并不要求行为人受过刑罚处罚。 另外,累犯一般必须是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被赦免以后的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例如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而惯犯则是在一定时间内反复实施同种性质的犯罪行为,所犯之罪均未经处理 。 再者,主观故意也有差别。累犯可以是直接或间接故意,但惯犯只能是直接故意。 最后,在处罚上,累犯是法定应当从重处罚的情节,由于其主观恶性较大、人身危险性更强,通常会受到比初犯更严厉的刑罚处罚,一般会在法定刑的限度内从重处罚。对惯犯的从重处罚是针对其后罪而言的,由于刑法分则有关条文根据惯犯的特征和危害程度专门规定了相对较重的法定刑,因此,惯犯不再是从重处罚的情节,主要是根据其犯罪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确定刑罚。 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第六十六条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相关概念: 惯犯:以某种犯罪为常业等情况,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多次实施同种犯罪行为的人。 累犯:因犯罪被判处一定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 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特别累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