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人在什么情况下不丧失继承权?
我家里老人去世了,留下了一些遗产。现在家里人因为遗产继承闹得不可开交,听说有些行为会导致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我想知道继承人在什么情况下不会丧失继承权,好心里有个底,避免因为不懂法律而出现问题。
展开


在法律中,对于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的情况有明确规定。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继承权的概念。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一般来说,只要继承人没有做出法律规定的特定行为,就不会丧失继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了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形:一是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二是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三是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四是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五是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也就是说,只要继承人没有实施这些行为,就不会丧失继承权。 比如,继承人虽然和被继承人在生活中有一些小摩擦,偶尔拌嘴,但并没有遗弃或者虐待被继承人,这种情况下就不会因为这些小矛盾而丧失继承权。再如,继承人可能对遗嘱的内容有不同意见,但并没有去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也没有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那么其继承权也是受法律保护的。 此外,如果继承人有上述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这体现了法律也考虑到了实际情况中可能存在的一些情节变化和家庭关系的特殊性。例如,继承人曾经因为一时冲动虐待了被继承人,但之后真心悔改,被继承人也原谅了他,并且在遗嘱中依然将其列为继承人,那么该继承人就不会丧失继承权。总之,在不出现法律规定的特定恶劣情形下,继承人的继承权是有保障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