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合同在什么情况下会无效?
我和一家公司签了融资租赁合同,现在担心合同可能无效。我不太清楚在哪些情况下合同会被认定无效,比如是合同条款问题,还是签订过程有问题。我想了解一下融资租赁合同无效的具体情形,这样我能判断自己这份合同是否有效。
展开


融资租赁合同无效,简单来说就是这份合同从法律层面不被认可,不具有法律效力。在我国,有一系列法律规定对融资租赁合同无效的情形进行了明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果签订融资租赁合同的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比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那么他们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就是无效的。因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备独立实施法律行为的能力,无法正确理解合同的内容和后果。 此外,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这意味着如果双方签订融资租赁合同只是为了虚假的交易,并非真实的融资租赁意图,那么合同也是无效的。比如双方为了逃避债务或者骗取贷款而签订的虚假融资租赁合同。 还有,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果融资租赁合同的内容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比如涉及非法金融活动、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等,或者违背了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那么合同也会被认定为无效。 另外,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果签订合同的双方恶意串通,损害了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例如双方合谋骗取银行贷款来签订融资租赁合同,那么这份合同同样无效。 总之,融资租赁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多种,主要围绕合同主体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合同内容的合法性以及是否损害他人权益等方面。当遇到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时,要依据具体的法律规定来判断合同是否无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