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合同属性如何认定?
我和一家公司签了个合同,他们说这是融资租赁合同,但我不太确定。合同里有设备租赁、付款等条款,我就想知道从法律角度,到底怎么认定一份合同是不是融资租赁合同啊?我担心签错了合同,自己权益没保障。
展开


融资租赁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合同类型,其属性认定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和判断标准。 从法律概念上来说,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它结合了融资与融物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对于承租人而言,通过这种合同可以在没有足够资金直接购买设备等租赁物的情况下,获得租赁物的使用权,达到融资的目的;另一方面,出租人则通过购买租赁物并出租给承租人,实现资金的收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五条规定,融资租赁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规格、技术性能、检验方法,租赁期限,租金构成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币种,租赁期限届满租赁物的归属等条款。这为判断一份合同是否为融资租赁合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如果合同中明确体现了上述关键要素,那么在形式上就更符合融资租赁合同的特征。 在实际认定时,还需要考虑合同的实质内容和履行情况。比如,要看是否存在三方主体,即出租人、承租人和出卖人。在典型的融资租赁合同中,出租人会按照承租人的要求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如果合同只有两方,且不存在购买环节,那就不太可能是融资租赁合同。此外,租金的计算方式也很关键。融资租赁合同的租金通常不仅仅是租赁物使用的对价,还包含了租赁物的购买成本、利息以及出租人的合理利润等因素。如果租金明显偏离了租赁物的市场价值和合理的租赁成本,可能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合同的性质。同时,租赁期限届满后租赁物的归属也是判断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融资租赁合同会约定租赁期限届满后租赁物归承租人所有或者承租人有优先购买权等情况。 总之,认定融资租赁合同的属性需要综合考虑合同的条款内容、各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实际履行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