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合同该如何定性?
我签了一份合同,感觉像是融资租赁合同,但不太确定。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融资租赁合同是怎么定性的,依据什么来判断一份合同是不是融资租赁合同,有没有比较明确的标准和方法呢?
展开


融资租赁合同的定性是一个较为复杂但有明确法律规定的问题。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融资租赁合同的定义。融资租赁合同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简单来说,就是承租人有使用某种物品的需求,但不直接购买,而是由出租人去购买,然后租给承租人用,承租人给出租人租金。 从法律依据方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五条对融资租赁合同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是判断一份合同是否为融资租赁合同的重要法律依据。 在实际判断中,有几个关键要素可以帮助我们定性。其一,涉及三方当事人,即出租人、承租人和出卖人。如果一份合同中只有两方,那就不太可能是融资租赁合同。其二,租赁物由承租人选择,出租人是按照承租人的要求去购买的。比如承租人需要一台特定型号和规格的机器设备,出租人根据这个要求去采购。其三,租赁物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离的。在租赁期间,租赁物的所有权归出租人,但使用权归承租人。 此外,融资租赁合同具有融资和融物的双重属性。从融资角度看,出租人相当于为承租人提供了资金去购买租赁物;从融物角度看,承租人通过支付租金获得了租赁物的使用。所以,如果一份合同主要是为了让承租人获得租赁物的使用,同时又有出租人出资购买租赁物的情况,就很可能是融资租赁合同。 最后,合同的内容和条款也很重要。融资租赁合同通常会详细约定租赁物的名称、数量、规格、技术性能等,还有租金的构成、支付方式、租赁期限等内容。如果合同中对这些方面有明确且符合融资租赁合同特征的约定,那么就更能确定其为融资租赁合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