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中哪个不能断交?


五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下面来分别介绍它们断交的影响,从而明确哪个不能断交。 首先是养老保险,它是为我们退休后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保险。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是累计计算的,即使中途断交,之前缴纳的年限也不会清零,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只要累计缴费满15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所以,从领取养老金的角度来看,养老保险短期内断交影响相对较小。不过,断交可能会影响养老金的待遇水平,因为养老金待遇与缴费年限和缴费金额相关,断交时间越长,养老金待遇可能越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医疗保险是为我们提供医疗费用报销的保险。如果断交,从断交次月起,就不能享受医保报销待遇了。如果在断交期间生病住院,所有的医疗费用都需要自己承担。而且,医保断交超过一定时间(各地规定不同),可能需要重新计算连续缴费年限,这会影响到大病门诊待遇、医保个人账户的划入等。比如有的地方规定,断交超过3个月,重新参保后需要连续缴费满6个月才能再次享受住院报销待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七条,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未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可以缴费至国家规定年限。 失业保险是在我们失业时提供一定经济帮助的保险。失业保险的领取条件之一是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虽然断交可能会影响累计缴费年限,但如果在断交前已经满足领取条件,还是可以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不过,断交后再次就业重新计算缴费时间,会对后续失业时的领取金额和期限产生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工伤保险是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时提供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的保险。工伤保险是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个人不缴纳。只有在用人单位为职工正常缴纳工伤保险期间,职工发生工伤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一旦断交,在断交期间发生工伤,所有费用将由用人单位承担,职工个人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生育保险是为女职工在生育期间提供生育津贴和医疗费用报销的保险。大多数地区要求在生育前连续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一定时间(一般为6 - 12个月)才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如果断交,可能无法享受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用报销。《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综上所述,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断交后会立即或在短期内对我们的权益产生较大影响,相对而言不能轻易断交。特别是医疗保险,涉及到日常的医疗保障;工伤保险关乎工作中的意外保障;生育保险则影响生育相关的待遇。而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短期内断交,虽然也有一定影响,但不会像前三者那样直接和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