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中书记员的回避由谁决定?

我最近涉及一个民事案件,发现书记员和对方当事人好像有点关系,我想申请他回避,但不知道该向谁提出申请,到底民事案件里书记员的回避是由谁来决定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民事案件中,书记员回避的决定主体是有明确法律规定的。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回避制度。回避制度是为了保证案件能够得到公正的审理,当参与案件的某些人员与案件存在特定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时,他们就需要退出该案件的审理工作。


对于书记员的回避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院长担任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而书记员就属于这里所说的“其他人员”范畴。也就是说,在民事案件里,书记员的回避是由审判长来决定的。


这一规定的意义在于,让不同级别的人员回避由相应的负责人来决定,这样可以确保决定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公正。审判长在审理案件过程中,能够较好地判断书记员是否存在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形,从而做出恰当的决定。所以,如果你在民事案件中认为书记员需要回避,应该向审判长提出申请,由审判长依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申请回避的方式是什么?

我在一个案件里,感觉相关的审判人员和对方有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我想申请他回避,但不知道申请回避该用什么方式,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具体该怎么做呢?

发回重审的案子书记员是否需要回避?

我的案子被发回重审了,我发现之前一审的书记员还是参与这个案子。我担心他可能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我就想了解下,在发回重审这种情况下,原来的书记员需不需要回避啊?

哪些人员的回避需要人民法院院长作出决定?

我最近涉及一个民事诉讼案件,在庭审过程中,我发现有几个人可能和对方当事人存在一些关系,我想申请他们回避。但我不知道哪些人员的回避需要法院院长来决定,所以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申请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最近在打民事官司,感觉审判人员好像和对方有点熟,担心影响公正审判。想知道在民事诉讼里,到底哪些情况可以申请审判人员回避呀?是只要感觉有问题就能申请,还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呢?想详细了解下申请回避的具体理由。

一审民事案件诉讼在哪些情况下可以申请回避

我最近要参与一个一审民事案件的诉讼,心里有点没底,想知道在哪些情况下可以申请相关人员回避呀?我就想弄清楚具体的情形,好提前有个准备,要是真遇到不合适的情况,也能及时申请回避,保障自己诉讼过程的公平公正。

申请法官回避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我最近参与了一起民事诉讼案件,发现主审法官与对方当事人有亲属关系。这种情况下,我应该什么时候提出法官回避申请?是在开庭前还是开庭后?如果错过了最佳申请时间,会不会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法院在收到回避申请后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我最近参与了一个案件,发现负责的审判人员和对方当事人好像有点关系,所以想申请回避。我不太清楚法院在接到回避申请后,会按照怎样的流程和标准来处理,会不会影响案件进度呢?

原告方申请回避,法院不同意该怎么办?

在打官司的时候,我作为原告申请了某个法官回避,可法院却不同意我的申请。我实在不理解,感觉这个法官可能会影响案子的公正审理。我就想知道,这种情况下我该采取什么办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能不能有其他途径让法院重新考虑这个决定呢?

民事诉讼中勘验人是否需要回避?

我正在打一场民事诉讼官司,最近听说案件里有勘验人参与。我不太清楚在这种民事诉讼的情况下,勘验人需不需要回避呢?我担心如果勘验人跟对方有关系,会影响判决结果,所以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驳回回避申请是法官自己写的吗?

在一些案件审理中,当事人提出了回避申请,但申请被驳回了,不清楚这个驳回决定是不是法官自己写的。想了解下具体是由谁来作出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以及相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法官任职回避有哪些最新规定?

我最近涉及一个法律案件,发现主审法官和对方当事人好像有点关系。我想知道现在法官任职回避的最新规定是怎样的,在什么情况下法官需要回避,我该怎么申请法官回避,这些规定能保障我案件的公正审理吗?

刑事案件中证人是否适用回避制度?

在处理刑事案件时,不太清楚证人能不能适用回避制度。比如在一些具体案件里,证人与案件当事人可能存在某些关系,这种情况下证人是否要回避不太明确,想了解下法律在这方面是怎么规定的。

法官被回避期间是否应停止工作?

我最近涉及一个官司,发现负责我这个案子的法官和对方当事人好像有点关系,我就申请了法官回避。现在法官处于被回避审查期间,我就想知道,在这段时间里他还会不会继续处理我的案子,需不需要停止手上的工作呢?

2024年刑事案件回避制度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我最近接触到一个刑事案件,发现里面有些参与人员好像和案件存在一些关系,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下哪些人员需要回避,回避的决定由谁来做,以及如果对回避决定不满意能不能再申请之类的问题,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雇员制审判辅助人员需要回避吗

我最近参与了一个诉讼案子,发现审判团队里有雇员制审判辅助人员。我不太清楚这方面规定,就想问问,在什么情况下雇员制审判辅助人员需要回避啊?是只要跟案件有点关系就得回避,还是有特定条件呢?想了解下具体要求。

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回避条件是什么?

我最近涉及到一个法律案件,不确定是民事诉讼还是刑事诉讼。我想了解在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诉讼中,回避条件分别是怎样的。因为我发现案件中的某个工作人员和对方好像有点关系,我想知道这种情况是否符合回避条件,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刑事回避需要当场决定吗

在参与一个刑事案件相关事务时,发现有人员可能需要回避,不太清楚对于刑事回避的决定,是不是得当场就给出结果。想了解下法律对此具体是怎么规定的,在不同情况下是如何处理的 。

拒绝回避应当采用口头还是书面形式?

我在一个案子里,涉及到相关人员回避的问题。我提出让某人员回避,对方拒绝了,但没说用啥形式拒绝。我就想知道,在法律上,对方拒绝回避应该是口头拒绝还是书面拒绝呢?弄不清楚这个,我心里总没底。

书记员属于审判人员还是其他人员?

我在了解法院人员构成时,对书记员的身份定位不太清楚。想知道在法律规定里,书记员到底是算审判人员,还是算其他人员呢?这对于理解法院的工作流程和人员职责分配很重要,希望得到专业解答。

行政诉讼中的回避哪些是正确的?

我最近涉及一个行政诉讼案件,听说有回避制度,但不太清楚具体哪些情况需要相关人员回避。想了解下在行政诉讼里,关于回避的正确规定有哪些,比如哪些人要回避、什么情形下回避等,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