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票开大类报销后是否会被审计查?
我在公司报销时,拿到的发票是开的大类。我有点担心这样报销会不会在之后的审计中被查出来。想了解一下,从法律和审计规定上来说,这种情况有没有风险,会不会被查呢?
展开


发票开大类报销后是否会被审计查到,需要从多方面来分析。首先来解释一下“发票开大类”,这指的是在开具发票时,没有详细列出所购商品或服务的具体名称,而是使用一个宽泛的类别名称来概括。 从审计角度来看,审计的目的是检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如果发票开大类,可能会掩盖一些实际的交易情况,使得审计人员难以准确判断报销内容的合理性和真实性。当审计人员进行审查时,他们会关注发票的合规性,如果发现发票开大类且没有相关的明细清单或合理的说明,就可能会对这笔报销产生疑问。 从法律规定上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虚开发票行为:(一)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二)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三)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如果发票开大类与实际交易不符,就可能被认定为虚开发票行为。 此外,企业的财务制度通常也会对发票的开具和报销有具体的要求。如果发票不符合企业的报销规定,即使没有被外部审计发现,企业内部在审核时也可能不予通过。 虽然不是所有开大类的发票报销都会被审计查到,但这种做法存在较高的风险。一旦被审计发现,可能会面临税务处罚、财务调整等后果。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取得发票时,应当尽量要求开具详细的明细清单,确保发票内容与实际交易相符。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