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公安局的立案成功书后打官司会失败吗?


在探讨有公安局的立案成功书后打官司是否会失败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概念。首先,公安局的立案成功书,是指公安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对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等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属于自己管辖范围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的一种法律文书。这意味着公安机关初步认定该案件存在需要进一步调查的犯罪行为。 然而,打官司是一个在法院进行的法律程序,其核心是通过证据来证明事实,并依据法律规定来判断当事人的主张是否成立。在民事诉讼中,主要是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纠纷;在刑事诉讼中,则是由公诉机关(检察院)代表国家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追究其刑事责任。 有公安局的立案成功书并不直接等同于打官司就会成功。在民事诉讼里,如果是基于该刑事案件引发的民事赔偿等诉求,立案成功书只能作为一定的证据材料,但不能完全决定案件的走向。法院会全面审查双方提供的证据,包括侵权行为、损害后果、因果关系以及双方的过错程度等方面的证据。例如,在一个因故意伤害导致的民事赔偿案件中,即便有公安局的立案书证明存在伤害行为,但如果受害人无法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自己的实际损失,或者加害人能证明自己存在免责事由,那么受害人在民事诉讼中仍可能败诉。 在刑事诉讼中,虽然立案成功书是启动刑事程序的重要标志,但最终的定罪量刑要经过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多个环节。在审判阶段,法院要根据控辩双方提供的证据,按照“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来认定被告人是否有罪。如果在后续的侦查和审查过程中,发现证据不足,无法达到定罪的标准,那么被告人可能会被宣告无罪。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综上所述,有公安局的立案成功书只是一个初步的法律程序启动标志,打官司是否会失败取决于众多因素,包括证据的充分性、法律适用的准确性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等。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有了立案成功书就一定能在打官司中获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