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遭遇工伤有哪些赔偿以及误工费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在工地上遭遇工伤,赔偿项目和误工费赔偿标准如下: 首先,赔偿项目一般有这些: 1. 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法律依据是《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2. 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全额报销。 3. 住院期间护理费:治疗期间至评残前由用人单位支付,评残后由基金支付。 4. 交通食宿费:按本单位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5. 生活护理费:根据生活自理程度不同支付不同比例的全市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完全不能自理的每月按50%支付;大部分不能自理的每月按40%支付;部分不能自理的每月按30%支付 。 然后,关于误工费赔偿标准: 如果有固定收入,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损失计算,也就是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 如果无固定收入: (1)能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误工费 = 误工时间(天)×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元/天) ,收入状况的证明包括纳税凭证、单位出具的证明等。 (2)不能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误工费 = 误工时间(天)×相同、相近行业的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元/天) 。 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误工费时,包含工资、资金、津贴、课酬等,且须以“实际减少”的收入为赔偿依据。比如,有些单位人员受伤误工时单位不一定扣发收入,就不存在误工费。另外,企业经营者的企业经营利益损失不包含在误工费内,但雇佣他人管理企业或财产的费用属于误工费。 相关概念: 停工留薪期: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在此期间,单位要保障职工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并按月支付 。 平均收入状况证明:用于证明受害人收入情况的材料,像纳税凭证、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