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签订建设工程合同

  • #合同签订
  • #建设工程
  • #法律风险
  • #合同条款
  • #争议解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导读: 签订建设工程合同是建设工程项目启动的关键环节,关乎工程的顺利实施。本文将详细阐述签订建设工程合同的相关要点,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合同签订流程及注意事项。

建设工程合同是建设工程实施的重要法律依据,其签订过程需要严谨对待,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以下将从签订流程、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介绍如何签订建设工程合同,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同时给出相关法律建议。

签订流程

项目前期准备 在签订建设工程合同前,需要完成一系列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例如,对于国家重大建设工程合同,根据《民法典》第271条规定,应当根据国家规定的程序和国家批准的投资计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文件订立。建设方需要明确工程的规模、范围、技术要求等具体内容,并进行项目立项、规划、设计等工作。

确定合同主体 合同主体即建设工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通常为发包方和承包方。发包方一般是建设项目的业主或投资方,承包方则是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施工企业。双方应当具备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如法人资格、相应的经营范围和资质等级等。例如,在某大型商业建筑建设项目中,发包方是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承包方是一家具有一级建筑施工资质的建筑企业,双方均具备合法的主体资格。

招投标程序(如需要) 对于一些大型建设工程项目,通常需要通过招投标程序来确定承包方。招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发包方发布招标公告,符合条件的承包方参与投标,经过开标、评标、定标等环节,最终确定中标方。例如,某城市的地铁建设项目,通过公开招标,多家具备资质的施工企业参与投标,经过严格的评标程序,最终确定了中标单位。

合同谈判与协商 中标后,发包方和承包方进入合同谈判与协商阶段。双方就合同的具体条款进行协商,包括工程价款、工程进度、质量标准、违约责任等重要内容。在协商过程中,应当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和诉求,争取达成一致。例如,在某工业园区建设项目中,双方就工程价款的支付方式进行了多次协商,最终确定了按照工程进度分阶段支付的方式。

合同签订 经过谈判与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即可签订建设工程合同。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签订后,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注意事项

明确合同条款

  • 工程范围和内容:应当明确工程的具体范围、内容和规模,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争议。例如,在某住宅建设项目中,合同中明确了建筑的层数、户型、面积等具体内容,避免了后期因工程范围不明确而产生的纠纷。
  • 工程价款及支付方式:明确工程价款的计算方式、支付时间和支付方式等。例如,工程价款可以按照固定总价、固定单价或者可调价格等方式计算,支付方式可以采用预付款、进度款、竣工结算款等方式。
  • 工程进度和工期:约定工程的开工日期、竣工日期和工期要求,以及工期延误的责任承担方式。例如,在某道路建设项目中,合同约定了工期为18个月,如因承包方原因导致工期延误,承包方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 质量标准和验收:明确工程的质量标准和验收程序,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例如,工程质量应当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验收应当由发包方、承包方和相关监督部门共同参与。
  • 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约定双方的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如协商、仲裁或诉讼等。例如,在某建设工程合同中,双方约定如发生争议,首先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提交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仲裁。

审查合同主体资质 在签订合同前,应当审查对方的主体资质,确保其具备承担工程建设的能力和资格。例如,承包方应当具备相应的建筑施工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件。

防范法律风险 建设工程合同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存在诸多法律风险。例如,工程款拖欠、工程质量纠纷等。在签订合同前,应当咨询专业律师,对合同条款进行审查和修改,防范法律风险。

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某建设单位与某施工企业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施工企业承建一栋办公楼。合同中对工程价款、工程进度、质量标准等进行了约定。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未能按时提供施工图纸,导致工程延误。施工企业要求建设单位承担工期延误的责任,建设单位则认为施工企业应当自行解决图纸问题,双方发生争议。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建设单位未能按时提供施工图纸,属于违约行为,应当承担工期延误的责任。根据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规定,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施工条件,包括施工图纸等。施工企业有权要求建设单位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因工期延误造成的损失。

法律建议

  • 签订合同前,双方应当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合同内容合法有效。
  • 合同条款应当明确、具体,避免模糊不清和歧义。
  •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应当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及时沟通和解决问题。
  • 如发生争议,应当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避免采取过激行为导致矛盾激化。
  • 建议双方在签订合同前咨询专业律师,对合同条款进行审查和修改,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查看更多view-more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laywer-tag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qr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