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要承担的风险

  • #劳动合同
  • #劳动风险
  • #双倍工资
  • #社保缴纳
  • #商业秘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导读: 在劳动法律体系中,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是一项重要的法定义务。若公司违反规定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将面临诸多风险。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些风险,引用相关法律条文,结合实际案例,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

在现代社会的劳动法律框架下,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是保障双方权益、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举措。然而,部分公司出于各种原因,可能会选择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这种行为存在着诸多法律风险。

支付双倍工资的风险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例如,某公司招聘了一名员工小李,小李于2023年1月1日开始上班,但公司一直未与他签订劳动合同。到2023年6月,小李了解到相关法律规定后,向公司提出支付双倍工资的要求。公司因为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就需要从2023年2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最多11个月)向小李每月支付双倍工资。

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风险

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比如,小张在某公司工作了两年,公司一直未与他签订劳动合同。此时,法律上就视为公司与小张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意味着公司不能随意解除与小张的劳动关系,除非存在法定的解除事由,否则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员工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无责任风险

公司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或者赔偿。例如,小王在一家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公司工作,由于公司长期拖欠工资,小王决定解除劳动合同。他可以随时离职,并且不需要向公司支付任何违约金或赔偿金。

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强制性义务风险

未签合同并不能免除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义务。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只要发生了用工行为,与员工形成了劳动关系,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书,单位也负有依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强制性法定义务。例如,某公司未与员工小赵签订劳动合同,同时也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小赵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后,劳动监察部门责令公司补缴小赵的社会保险费,并对公司进行了处罚。

不利于单位保护商业秘密风险

由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公司难以通过合同条款对员工进行约束,比如约定保密条款和竞业限制条款等。一旦员工离职,可能会将公司的商业秘密泄露给竞争对手,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某科技公司未与核心技术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该技术人员离职后,将公司的核心技术资料泄露给了另一家竞争公司,导致该科技公司的市场份额大幅下降。

用人单位可能面临劳动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风险

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处罚。如果公司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改正,并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等行政处罚。

法律建议

  • 对于公司而言,应当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在劳动合同中合理约定试用期、保密条款、竞业限制条款等内容,以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 对于员工来说,如果遇到公司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要及时与公司沟通协商,要求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公司拒绝签订,员工可以保留相关证据,如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以便在日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使用。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补缴社会保险费等。
查看更多view-more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laywer-tag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qr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