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不加班被公司开除怎么办

  • #试用期维权
  • #加班纠纷
  • #违法辞退
  • #劳动仲裁
  • #法律赔偿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导读: 试用期本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相互了解的阶段,但因不加班被开除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实际案例,为你解析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助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当今的职场环境中,试用期员工因拒绝加班而被公司开除的情况并不罕见。这种做法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相关法律规定、实际案例以及应对建议。

相关法律条文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同时,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这表明,加班并非劳动者的义务,用人单位不能强制要求员工加班,且加班需要符合法定条件并支付相应报酬。

另外,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即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实际案例

小张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处于试用期阶段。该公司工作强度大,经常要求员工加班,且没有加班工资。小张在前几次都默默忍受了,但有一次连续加班几天后,小张实在疲惫不堪,便拒绝了公司的加班要求。没想到,公司老板因此很不高兴,不久后便以小张不服从工作安排为由将其开除。小张感到非常委屈,他认为自己只是拒绝了不合理的加班要求,不应该被开除。于是,小张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并申请了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经过审理后认为,公司在没有与小张协商且未支付加班报酬的情况下强制要求加班,本身就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而公司以小张拒绝加班为由将其开除,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最终,仲裁委员会裁决公司恢复小张的工作岗位,并按照原工资待遇支付小张被开除期间的工资。

实用的法律建议

  • 收集证据:如果遇到试用期因不加班被开除的情况,劳动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收集相关证据。例如,公司要求加班的通知、聊天记录、邮件等,能够证明公司强制加班的事实;公司开除劳动者的书面通知、谈话录音等,能够证明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这些证据将对后续的维权行动起到关键作用。
  • 与公司协商:在收集好证据后,劳动者可以尝试与公司进行协商,要求公司恢复自己的工作岗位,并按照原工资待遇支付被开除期间的工资。通过友好协商解决问题,既能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也有利于保持与公司的良好关系。
  • 申请劳动仲裁:如果与公司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仲裁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仲裁委员会将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劳动者对法律程序不熟悉或者经济条件困难,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机构将为符合条件的劳动者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帮助劳动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试用期员工拒绝加班被公司开除是不合法的行为。劳动者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查看更多view-more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laywer-tag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qr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