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税务局退税金该怎么做会计分录?


首先,我们要明确会计分录是记录企业经济业务的一种方式,它能清晰地反映资金的流向和业务的性质。当企业收到税务局的退税金时,不同类型的退税,会计分录的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 1. 增值税退税 如果是增值税退税,又分为多种情况。比如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等。当收到增值税退税时,一般的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这里的“银行存款”科目很好理解,就是企业实际收到钱存进银行的金额。而“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是因为退税属于政府给予企业的一种资金支持,不属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所以计入营业外收入。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 2. 企业所得税退税 当企业收到企业所得税退税时,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这是因为之前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已经借记“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现在退税,相当于是减少了之前应交的税费。然后再做一笔分录: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最后,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对于涉及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 3. 其他税费退税 对于其他税费,如印花税、城建税等退税,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贷:税金及附加。“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当收到退税时,相当于减少了之前计入该科目的税费金额。总之,企业在进行会计分录处理时,要根据具体的退税类型和相关会计准则来准确操作,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