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书是长久有效的吗?
我收到了一份法律文书,上面也没写有效期到什么时候。我就想知道这东西是不是一直都有效呢?要是一直有效的话,以后会不会一直影响我?要是有有效期,过了期就没影响了吧。所以很想弄清楚法律文书到底是不是长久有效的。
展开


法律文书是否长久有效,不能一概而论,这需要根据法律文书的类型和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 首先,法律文书是司法机关、公证机关、仲裁组织依法制作的处理各类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以及当事人、律师等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像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公证机构的公证书,仲裁机构的裁决书等都属于法律文书。 对于法院的生效判决书、裁定书,一般情况下是永久有效的。这意味着一旦判决书或裁定书生效,其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就会被法律认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不过,申请强制执行是有期限的。该法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也就是说,虽然判决书本身永久有效,但如果要通过法院强制对方履行义务,需要在二年内申请。 公证文书方面,公证书通常也是长期有效的。比如遗嘱公证书,只要遗嘱内容合法,形式符合要求,公证书就会一直有效。但如果出现新的事实或证据足以推翻该公证证明的,公证机构可以撤销公证书。 仲裁裁决书同样具有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和法院判决书类似,申请执行仲裁裁决也有期限限制。 总之,法律文书本身大多长期有效,但涉及到权利的实现,如强制执行等,往往是有时间限制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