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年龄到了能否不退休继续缴费?


当达到退休年龄时,是否可以不退休继续缴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退休和社保缴费的基本概念。退休是指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社保缴费则是个人和单位按照规定的比例,向社会保险基金缴纳费用,以获取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 从法律依据上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对于累计缴费已满十五年且达到退休年龄的情况,一般来说是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养老金的。但如果个人想继续工作并缴费,从法律层面并没有明确禁止。在实际操作中,只要用人单位愿意继续聘用,并且与劳动者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那么双方可以继续缴纳社保费用。这样做的好处是,继续缴费可能会提高未来养老金的待遇水平,因为养老金待遇与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等因素相关。 而对于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且达到退休年龄的情况,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可以选择继续缴费至满十五年。这种情况下,继续缴费是为了满足领取养老金的条件。不过,各地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差异,有些地方规定可以一次性补缴剩余年限的费用,有些地方则要求逐年缴费。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工种或因工伤残等情况,退休年龄和缴费政策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可以提前退休。 总之,退休年龄到了是否可以不退休继续缴费,要综合考虑个人的缴费情况、用人单位的意愿以及当地的具体政策等因素。在做出决定之前,建议咨询当地的社保部门,以了解详细的规定和办理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