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斥期间可以中止、中断和延长吗?
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时遇到了除斥期间这个概念。不太清楚它和诉讼时效有啥区别,就想问问,除斥期间会不会像诉讼时效那样,可以因为某些情况而中止、中断或者延长呢?我很担心因为不了解规则,导致自己的权益受损。
展开


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简单来说,就是法律给你行使某项权利设定了一个固定的时间段,一旦这个时间段过了,你就不能再行使这个权利了。 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是不同的概念。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义务人便享有抗辩权,从而导致权利人无法胜诉的法律制度。而除斥期间是对权利本身的限制,期间经过后,权利本身消灭。 在我国法律规定中,除斥期间是不可以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这是因为除斥期间的目的就是促使权利人尽快行使权利,稳定民事法律关系。例如,《民法典》中对于一些撤销权等规定了除斥期间,一旦除斥期间届满,撤销权就消灭。以债权人的撤销权为例,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一条规定,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这里的“一年”和“五年”就是除斥期间,无论中间发生什么情况,这个期间都不会中止、中断或者延长。所以,除斥期间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期间,权利人必须在这个期间内行使权利,否则权利将消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