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不立案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吗?
我向派出所报了案,可派出所却决定不立案。我觉得他们处理得不对,我想知道能不能通过行政诉讼来解决这个事,行政诉讼到底适不适合这种情况呢?
展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行政诉讼。行政诉讼通俗来讲,就是老百姓认为政府的某个部门(像派出所这种行政机关)做出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然后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让法院来判断这个行政行为是不是合法。 对于派出所不立案这个情况,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判断能否行政诉讼需要具体分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中也对立案和不立案有详细的流程和规定。 一般来说,如果派出所不立案的决定属于行政不作为范畴,也就是他们有职责立案却没有依法履行这个职责,这种情况下是有可能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比如,报案人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明存在违法犯罪事实且符合立案条件,而派出所却无正当理由不立案,报案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受到影响,那么报案人就可以通过行政诉讼要求派出所履行立案职责。 然而,如果不立案的决定是基于刑事司法行为做出的,那就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因为刑事司法行为和行政行为不同,刑事司法行为主要是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的侦查等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比如,派出所经过调查,认为案件不符合刑事立案标准而不立案,这属于刑事司法程序中的判断,不能通过行政诉讼来解决。这种情况下,报案人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通过申请复议、复核或者向检察院申诉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所以,派出所不立案能不能行政诉讼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情况,看这个不立案决定是行政不作为还是刑事司法行为导致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