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开庭后能进行笔迹鉴定吗
我现在处于二审开庭后的阶段,案子里涉及到一些文件笔迹存疑的情况,对整个案件走向可能有较大影响。我想知道在这个时候,还能不能申请进行笔迹鉴定啊?特别想弄清楚法律在这方面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在法律层面上,二审开庭后并不一定可以申请笔迹鉴定。 在民事诉讼里,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五条,当事人申请鉴定,原则上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要是在一审中没有申请笔迹鉴定,按照这个规定,二审法院通常应不予准许。这是为了保证诉讼程序的有序性和稳定性,避免当事人随意拖延诉讼,影响司法效率。 不过,如果存在一些特殊情形,也是有可能进行笔迹鉴定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一是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二是鉴定程序严重违法;三是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四是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也就是说,当出现这些严重影响鉴定结果可靠性的情况时,即使在二审开庭后,当事人申请笔迹鉴定,法院也可能会准许。 在刑事诉讼中,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审开庭后一定能进行笔迹鉴定,仍需结合具体案件情况,看是否符合鉴定的相关条件和要求。 总之,二审开庭后能否进行笔迹鉴定,要综合案件具体情况,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来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