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死后,未满18周岁可以继承父母的遗产吗
我父母最近离世了,我还没满18岁,特别担心自己不能继承他们的遗产。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我到底有没有这个权利。要是能继承,后续在处理遗产方面又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未满18周岁是可以继承父母的遗产的。遗产继承权,简单来说,就是继承人依照法律规定,能获得被继承人财产的权利。在咱们国家,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自动成为第一顺位继承人,享有法定继承的权益,这和年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不会因为是未成年人就被剥夺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这里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所以,只要父母没有订立有效的遗嘱排除子女的继承权,哪怕子女未满18岁,在父母去世后也有权继承遗产。 不过,未成年人由于还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继承遗产时会有一些特殊规定。因为他们通常没办法独立处理遗产相关事务,所以需要法定代理人,比如父母中的另一方或者监护人,来协助处理遗产事务,像参与遗产分配、管理遗产等。并且,未成年人在继承遗产时可能会面临一些法律上的限制,例如对某些财产的处置可能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等,这主要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避免财产被不合理使用或处置,保障他们成年后能更好地管理和处置自己的财产。 相关概念: 遗产继承权:指继承人依照法律规定所享有的获得被继承人财产的权利。 第一顺位继承人:在法定继承中,处于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 。 法定代理人:根据法律规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直接行使诉讼代理权的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