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审查时可以进行测谎吗?
我涉及一个案子正在立案审查阶段,听说相关部门要对我进行测谎,我不太清楚立案审查期间到底能不能测谎,心里很没底,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想了解一下法律上对此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在立案审查过程中,是不得进行测谎的。下面我们详细解释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要明确测谎是怎么回事。测谎实际上是利用测谎仪器,通过记录被测试者在回答问题时的生理反应,像呼吸、血压、脉搏等变化,来判断其是否说谎。但需要注意的是,测谎结果并不具备直接的证据效力。因为人的生理反应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紧张、恐惧、身体不适等,所以不能单纯依据测谎结果就认定一个人是否说谎。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证据的收集必须符合法定程序。目前,并没有法律条文赋予测谎结果作为法定证据的地位。在立案审查阶段,司法机关的主要任务是审查是否有犯罪事实发生,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这个阶段应该依据的是客观存在的证据,比如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 测谎并不属于法定的证据收集方法。立案审查工作要保证严谨性和合法性,依靠的是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据收集和审查方式。如果在立案审查中使用测谎,不仅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据收集程序,还可能误导司法人员的判断,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 所以,在立案审查阶段,司法机关是不可以进行测谎的。若遇到这种情况,当事人有权拒绝,并且可以依据法律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