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人证言是否能对抗书面证据?
我现在有个纠纷,手里有书面证据,但是对方找了证人来作证。我不太清楚在法律上,证人说的话能不能和我这个书面证据对抗,不知道法律会更看重哪个,想了解一下证人证言和书面证据在效力上的关系。
展开


在法律领域中,要判断证人证言是否能对抗书面证据,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证人证言和书面证据的基本概念。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比如在一场交通事故中,目睹事故发生的路人向警察描述当时的情形,这就是证人证言。而书面证据是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像合同、借条等都属于书面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这意味着无论是证人证言还是书面证据,都需要经过法院的审查判断。一般来说,书面证据因为具有稳定性和客观性,其证明力相对较强。书面证据往往是在案件发生过程中形成的,记录了当时的真实情况,不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例如,一份经过双方签字确认的合同,明确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它所反映的事实相对清晰和确定。 然而,证人证言也并非没有效力。如果证人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并且能够清晰、准确地描述案件事实,其证言也具有一定的证明力。但证人证言容易受到证人的主观记忆、感知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与当事人的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比如,证人可能因为时间久远而记错某些细节,或者因为与一方当事人关系密切而作出有利于该方的陈述。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证人证言与书面证据存在冲突,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判断证据的证明力。这些因素包括证据的来源、形成过程、与其他证据的关联性等。如果证人证言有其他证据相佐证,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那么它有可能对抗书面证据。但如果证人证言缺乏可靠性,而书面证据的真实性和关联性得到了充分证明,那么法院通常会更倾向于采信书面证据。 综上所述,证人证言有可能对抗书面证据,但这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且要经过法院严格的审查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