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犯罪中止特征有哪些方面?

我想弄清楚犯罪中止的特征。最近了解到犯罪中止这个概念,但不太明白它的特征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属于犯罪中止,应该依据哪些特征来进行认定,希望能有专业解答。
展开 view-more
  • #犯罪中止
  • #时间性特征
  • #自动性特征
  • #有效性特征
  • #刑法规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犯罪中止的特征。 首先是时间性特征。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也就是从犯罪预备开始,到犯罪既遂之前的这个时间段内。如果犯罪行为已经既遂,那就不存在犯罪中止的可能了。比如,张三偷了李四的钱包,拿到手后就算犯罪既遂了,之后再把钱包还回去也不能算犯罪中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精神,强调了犯罪中止的时间范围限定在犯罪过程中。 其次是自动性特征。这是犯罪中止的核心特征,要求行为人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即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放弃犯罪的意愿,而不是因为外在的强制因素被迫停止犯罪。比如,王五原本打算入室盗窃,在准备动手时,突然良心发现,主动放弃了盗窃行为,这就体现了自动性。这体现了刑法对行为人主观恶性降低的一种考量,鼓励犯罪人及时回头。 最后是有效性特征。行为人不仅要自动放弃犯罪,还必须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如果行为人虽然有放弃犯罪的行为,但最终犯罪结果还是发生了,那就不能认定为犯罪中止。例如,赵六投毒想杀害孙七,投毒后又后悔了,赶紧送孙七去医院,但孙七还是因抢救无效死亡,这种情况就不构成犯罪中止。《刑法》规定犯罪中止要有效防止结果发生,是为了切实保护法益,避免犯罪造成实际损害。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